【疾病预防】警惕!小孩也会得糖尿病
一顿饭把孩子吃进了急诊抢救室
一天,定焦大叔从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得知了一件“怪事”。
上午,一个8岁男孩来消化内科检查,妈妈说孩子最近有点瘦。医生开了各项检查,一家人在医院做完之后就吃饭去了。没想到当天晚上孩子就进了急诊抢救室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时间倒回到半年前,妈妈突然觉得儿子有点“怪”。
第一件怪事是太能吃,一天要吃4顿饭,外加一大堆零食。身高1.3米的孩子体重竟然82斤。但妈妈有点矛盾,用她的话说,以前孩子不爱吃,我们追着让他吃;现在他爱吃了,我们又天天追着让他少吃。
第二件怪事是喝水量大。一天能喝好几大瓶水,足有3~4升,尤其到了晚上甚至需要起夜喝水。
第三件怪事是尿多。为方便孩子夜里上厕所,妈妈还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尿盆,每晚都能装满。当时妈妈还发现一个细节,掉在地上的尿点儿很黏。
第四件怪事,虽然儿子能吃能喝,但突然开始消瘦,总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,而且体重从80多斤降到了60多斤。
难不成是他的消化系统出了问题?妈妈原打算尽快带孩子去检查,但因为工作忙一直拖到一个月后。妈妈根本不会想到,危险已经离孩子越来越近了。
当天上午,消化科医生给孩子开了生化、血常规等一系列检查。中午1点多做完所有检查后,一家人离开医院。
爸爸妈妈特意带着儿子在馆子里吃了一顿饭。万万没想到,这顿饭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威胁。饭没吃完,他们接到医院的紧急来电,告知孩子的空腹血糖值竟高达21mmol/L !
一般儿童正常空腹血糖值大体范围在3.89~6.11mmol/L之间,餐后也不会超过11.1mmol/L,而现在孩子已经是正常值的3倍多,需要马上住院治疗!
爸爸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连医生也谨慎建议就近找家医院再次确认一下。一家人在离家最近的医院再次进行了血糖测量。这一次饭后血糖值竟然飙升至30mmol/L!这家医院的医生发现孩子精神状态已经不太好,有脱水症状,马上给孩子补液。而另一边爸爸妈妈赶紧联系急救车,把孩子送往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。
傍晚,孩子被送进急诊抢救室。经过进一步检查,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,血糖升高不能正常进入机体细胞氧化供能,而依靠乙酰辅酶A产生的酮体供能,导致大量的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,内环境平衡紊乱。
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可表现为呼吸、消化、神经系统等全身多系统的异常,早期不易被识别,重症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危及生命。让妈妈深感万幸的是医生的电话救了孩子,入院治疗后,孩子的血糖降到了正常值。如果孩子在家中昏迷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医师黄书越告诉定焦大叔,这种情况在内分泌科病房非常普遍。大多数家长由于对儿童糖尿病认识不足,往往不会想到孩子这么小就会患上糖尿病,再加上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往往表现多样且不典型,因此一般都是当孩子出现急性并发症时,到医院了才能被发现。
故事中的孩子最终被确诊为Ⅰ型糖尿病,这意味着他从此将面临终生需要注射胰岛素,不能自由地食其所爱,还得接受频繁的血糖监测以及并发症的监测。
回想起犹如过山车般的入院经历,妈妈懊悔不已:“其实孩子的身体早就发出了警告,但我没在意,现在回想医生说的这些症状,我家孩子都有。”
TIPS:
儿童糖尿病近些年不断出现。定焦大叔拍到了一个小胖子的脖子,可以看到他后颈部发黑。爸爸妈妈以为是孩子容易出汗集结的污垢。实际上这是非常典型的黑棘皮征,是体内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表现。
这时孩子也需要监测血糖;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而不进行干预,可能有糖尿病的风险。此外如果孩子尿液出现泡沫多、发粘的现象,也需要注意是否有尿糖。
儿科专家提醒
儿童糖尿病多为Ⅰ型糖尿病,起病多数较急。当孩子出现这几种情况,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,比如突然明显地多尿、多饮、多食,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,食量增多但体重下降。年龄小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尿床,这些都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之一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三多一少”:多饮、多食、多尿,体重下降。
Ⅰ型糖尿病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从而导致淋巴细胞在胰岛的浸润,
破坏β细胞,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,是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,近年来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以3.2%~5.3%呈增长趋势。
中国是世界上儿童Ⅰ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,约为0.57/10万,但我国人口基数大,糖尿病绝对人口仍然非常庞大。儿童Ⅱ型糖尿病也越来越多见,需要特别注意,现在内分泌科肥胖的患儿很多,这部分患儿中很多都是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的状态,如果不加干预,以后发展成Ⅱ型糖尿病的概率会很高。因此对于肥胖而又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,需要严格监测血糖,发现异常,及早干预。
转载自《学前教育》(家教版)2018年10期